杨弘文负责拍摄,成天相机就像是长脸上了一样,夏芜带着周茹和村里一个叫蛋儿的男孩摘果子。
夏芜给小孩们准备的小篮子很小,最多装个两三斤重的果子,他俩少量多次地把果子送到大篮子里,跑一趟夏芜就夸他们一句,俩孩子盯着夏芜的动作,见篮子满了就赶紧运输,还挺有好胜心,生怕动作慢了没法赢得比赛。
半小时后,定好的闹钟铃声一响,运完最后一篮子青梅,夏芜就把大家召集起来,开始清点重量,确定赢家。
“我宣布,第一轮比赛的胜利者是杨平带队的小组,恭喜你们获得果茶一份,奖金十元!”
夏芜把早就泡好的青梅果茶拿出来,一人分一个一次性杯子,给他们倒果茶,四个小孩捧着杯子稀罕的不得了,咂巴着嘴喝完果茶,还意犹未尽。
“好喝吗?”
“好喝!”
“其他人想不想喝?”
“想!”其他孩子早就眼巴巴地看着,馋的直流口水了。
夏芜给他们分杯子,倒果茶喝。
“虽然你们没能赢下第一轮比赛,做的也很不错,再接再厉!”
让孩子们休息十分钟,夏芜又带他们开始第二轮的采摘,接着就是第三轮……
在她的暗盘操控下,每个小组都分别赢了一次比赛,目前赛事一比一打平。
夏芜把从网上买回来的小零食分给大家,青梅太酸涩了,有的孩子偷偷尝了之后,酸的直皱眉吐口水,就放弃对青梅的执念,转战吃零食。
一上午的时间很容易过去,采摘的青梅暂时放在梅子林里,夏芜带孩子们去干饭。
每天上午十点,王月霞开始备菜炒菜,工地忙的热火朝天,她一个人翻着大铁铲子上下飞舞。
夏芜提前就跟她说好了,今天增加十来个孩子的饭菜,所以一大清早,王月霞就忙活起来。
去镇上买了冷冻的鸡腿鸡架,又买了几袋速食油炸零食,等夏芜带着孩子去到时,麻球和鸡米花已经炸好放在铁盘子里,王月霞正在做最后一道菜,土豆炖鸡。
喷香四溢的味道勾的孩子们口水直流,工地椅子不够,孩子们就搬几块砖头摞在一起当板凳坐,排队洗干净手,用一次性纸碗装上些麻球鸡米花,就那样用手抓着吃。
中午王月霞蒸的有米饭,还热了馒头,夏芜把家里的青梅酱拿过来,孩子们喜欢吃,家里青梅酱多,保证管够。
王月霞知道夏芜最近在捣鼓青梅,刚摘下的青梅酸涩发苦,她一点都吃不中意,夏芜让她尝了青梅酱,王月霞又改变了对青梅的态度。
青梅已经上架好几天了,最先下单买青梅的早已经收到货,不过好多制作失败的,要不就是没时间制作。
夏芜想,要不干脆上架青梅酱?
加工之后再卖,好像挣得还多点。
想着,夏芜就跟王月霞商量:“月霞姐,你要不要再挣一笔钱?”
王月霞想都不想:“有啥事你尽管说,我职责之内的不给钱我也给你弄!”
夏芜笑了笑,“这不是好多网友不会做青梅酱么?我就想着要不咱自己加工,加工完再卖,我当初招你就是让你给工人做饭的,要是让你熬青梅酱,肯定得再给你钱。”
要真是熬青梅酱,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完的事,梅子林里的青梅还很多呢。
再说了,等梅子摘完,杏子李子也该熟了……
王月霞跟啥过不去也不会跟钱过不去,推两句就接下这个任务了。
夏芜把老妈请来教她怎么做青梅酱,上次分蜂蜜时她从网上下单很多玻璃罐,现在也有了用武之地。
标签什么的换一换就行。
不过,她是不是该设计个属于自己的商标了?
夏芜想完就立马行动,祁妙妙会搞设计,她叫祁妙妙帮她设计商标,然后直接从网上申请注册。
吃过中午饭,小孩们精力旺盛,叫嚷着还要去摘青梅。
今天的青梅摘的差不多了,杨国俊吃过饭用三轮车把一部分青梅送到山下打包发货,一部分送到王月霞那熬制。
夏芜带着小兵下山,到树莓组成的篱笆墙前,宣布游戏规则。
这回不是小组比拼,而是个人赛了。
今天中午夏芜难得大方,把村里小卖部的大升可乐雪碧搬到山上,请工人和孩子们喝。
喝干净的瓶子冲洗干净,用剪刀减掉底部,用烧红的铁丝烫出三个孔,绳子穿过去打结,就成了可以挂在脖子上的采摘容器。
夏芜给每个孩子都分了瓶子,摘一瓶子树莓,可以到她这里领三块钱。
村里的孩子难得有零花钱,想吃个辣条雪糕都要求爷爷告奶奶,能从夏芜这里赚到钱,别提有多兴奋了。
今年的树莓苗长的不算高,最高的也才刚过夏芜腰部,这些孩子摘就刚刚好。
前几天树莓熟的还不多,今天来乍一看,叶片下藏了一个又一个树莓果,看着像小红灯笼一样。
第62章 春游吗?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